双引擎提振产业周期 环保PPP“跑”进万亿时代 |
作者: 威霸 |
三年前,PPP模式还是个初露头角的小伙子。三年后,这一坐拥14万亿身价的领域已站至聚光灯下。作为PPP项目最早的拓荒者,亦是久结良缘的运作模式,2017年环保PPP项目持续升温。有舆论指出,兼具政策扶持与市场供需的双重驱动力,环保PPP市场已迎来久违的黄金时代。 顾名思义,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携手合作,共同构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近年来,PPP项目加速落地,不论是投资规模亦或落地数量,由此带来的市场体量也愈发凸显出扩容态势。从财政部近期公开的数据来看,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入库的PPP项目逾1万个,累计投资金额近16万亿元。 加之,包括大气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土壤修复等板块在内的扶持新政密集出台,环保正逼近新一轮产业爆发拐点。仅就水处理产业而言,早在两年前,国务院正式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很快,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自此吹响号角。多地相继勾勒地方版治水行动时间表以及《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深入落地,水环境治理成了2017年环保领域的发展重头戏。 大气污染防治亦是环保领域备受青睐的投资标的。随着日渐临近大气十条阶段性大考,中央环保督察掀起多轮治污问责风暴,大气治理产业开始涌入多路资本。与此同时,由土壤修复带来的第三方监测、综合解决方案、危废处理等环境服务市场,也静待淘金者们的强烈意愿。据上海证券报7月30日报道消息称,业界预计到2020年前后,环保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 上述利好效应的叠加下,环保PPP市场已驶入发展快车道。这一点,也集中体现在四部委近日印发的《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此番新政再次传递出积极信号:在污水、垃圾处理项目中强制引入PPP模式,全方位嫁接社会资本。业界普遍分析指出,旨在通过加码PPP模式在污水、垃圾处理领域的应用力度,新政在撬动民间资本入场积极性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行业集中度。 而在获取资本市场青睐之际,加速在PPP模式领域跑马圈地的众多环保企业也从中赚得盆满钵满。据经济参考此前报道,从环保领域上市企业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多家公司2016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五成,PPP和并购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公开资料显示,仅就环保上市企业而言,水环境治理与环境综合服务成为其青睐的市场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