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政策多领域铺开 环保产业绿色动力加码 |
作者: 威霸 |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近几年一系列相关政策及标准密集出台,今年更是从根本上加大了力度。年初以来,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均出台了相关文件,对环保压力较大的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予以重点关注。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驱动下,环保产业快马加鞭奋蹄疾进。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在2017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披露,2016年环保产业收入约1150亿元。 业内有声音认为,环保产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三大十条以及近几年我国发布的493项国家环保标准。那么,政策是如何影响环保产业的发展?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近年来,我国深入落实大气十条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突出抓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这一重中之重。叠加大气十条终考年、《京津冀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蓝天保卫战、环保督察等因素,大气防治仍将是接下来环保工作的重点。 纵观企业上半年业绩,大气污染防治市场蛋糕日渐扩大。以上市企业为例,上半年,清新环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亿-3.49亿元,同比增长10%-30%。科林环保作为大气治理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公司传统业务业绩也大幅回升。此外,雪浪环境、大唐环境、聚光科技等企业上半年业绩同样亮点十足。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公开数据显示,包括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农村污水处理、水生态环境修复在内的水环境治理开始呈现出回暖态势。随着利好政策不断加码,亿万市场不断扩容。 其中修改后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支持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污水、垃圾集中处理。且新法是推进河长制落实的又一举措,而河长制的推出为确保水环境治理达到理想效果,强化了水环境治理的考核机制。因此,在项目承接上将会优先考虑水治理经验丰富、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水治理龙头企业将最受益。 在固废处理方面,上半年高密度出台相关政策。《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至2020年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要在总无害化处理能力占54%,规范生活垃圾处理要求;《危险废物排除管理清单(征求意见稿)》、《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以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试行)》等方案,对危险废物处理也作出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7月底,《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未来我国将分行业、分种类、分批次来管理洋垃圾。 受此影响,固废领域环保企业今年上半年整体向好,实现了快速飞跃式发展。根据2017年半年度报告,垃圾渗滤液领军企业维尔利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55.90%;主营垃圾焚烧发电的伟明环保实现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35.34%;危废龙头东江环保实现营业收入14.04亿元,同比增长19.96%。 在土壤修复方面,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市场阀门蓄势待发。业内称,2017年将成为土壤修复的政策爆发年,整个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催化剂。 2月份,国土部、发改委印发《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6月底,《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审议通过,明确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土壤污染防治的核心是管控风险,尤其是针对农田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