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节能减排让群众受益 |
作者: 威霸 |
工作区一尘不染的地面,窗明几净的全自动监控室,服务区时尚新潮的咖啡吧台……21日,记者参观了位于乌鲁木齐站的乌鲁木齐高铁片区新能源弃风供热示范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地,颠覆了对锅炉房的传统印象。采用风电代替传统燃煤,6台8兆瓦的电极热水锅炉为乌鲁木齐站4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供暖,仅此一项每个采暖季实现替代燃煤7523吨,减排二氧化硫64吨。 “风力发电夜间是发电量的高峰期,而恰恰又是用电量的低峰期,我们利用这一时段的电能代替燃煤进行供暖,既及时消纳了风电,还实现了污染物的减排。今后我们还将使11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实现电能制冷,目前4台冷冻机组正在安装调试。”乌鲁木齐市高铁枢纽运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运维管理部工程师田建刚说。 为了鼓励该项目建设,乌鲁木齐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帮企业申请到了4000万元中央奖励资金,二期工程也将会有1000余万元的中央奖励资金注入。乌鲁木齐市高铁枢纽综合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前期部副经理罗俊告诉记者,这大大提高了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 为促进清洁能源利用,改善大气环境,2015年,乌鲁木齐市率先在全疆范围内创新弃风供暖项目建设机制,实施大规模的公用设施和弃风供暖示范项目。2016年10月,乌鲁木齐高铁片区新能源弃风供热示范项目(一期)工程、达坂城区弃风供暖项目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乌鲁木齐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弃风供暖示范项目采取积极建设机制(即风电企业让利、电网公司支持风电企业增发电量、政府支持配增风电企业风资源开发规模的方式)推进,使用夜间风电电力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制热(冷)、储热(冷),进行供暖(冷)工程建设。相比于传统化石燃烧供热方式,项目的实施预计可节能50%左右,热效率达到99.9%,对新疆冬季供暖能源供应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示范作用。 据了解,2015年、2016年,乌鲁木齐市共建立了弃风利用奖励机制、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合同环境服务机制、供热行业能耗定额管理与补贴机制、PPP建设和融资机制、企业自愿减排协议机制等7项节能减排相关机制,并通过实行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政策、土地优惠政策、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鼓励政策等9项相关政策为节能减排工作保驾护航。 技术革新增强企业环保意识 22日上午12时30分,在乌鲁木齐市昆仑环保集团城北再生水有限公司,4组高密度沉淀池忙碌地运转着,去除部分残留的悬浮固体,经过消毒后的中水已经广泛运用于乌鲁木齐市区的绿化灌溉。而此时,在乌鲁木齐市全社会节能监察局节能监控室一个名为“乌鲁木齐市能源环境与宏观经济指标分析系统”的大屏幕上,能耗企业的综合能耗等数据正在实时显示。 据乌鲁木齐市全社会节能监察局局长孟泰圻介绍,2015年,为从体制上保障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推进,加强监督管理,乌鲁木齐市成立了全社会节能监察局,并从中央财政综合奖励资金中拿出2576万元建设了“乌鲁木齐市能源环境与宏观经济指标分析系统”平台,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实时监测。 “企业综合能耗、生产总值、万元产值能耗、全市工业领域碳排放量等数据都能在平台上显示,如果综合能耗数据出现异常,平台将进行自动分析反馈结果。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去相关企业落实情况,核实到底是使用淘汰设备的原因还是季节变更的影响,一经查实,我们会现场开具节能监察建议书,限期整改。”孟泰圻说。 将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用能单位逐步纳入监管范围,将使以往因人力、物力不足而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局面彻底改观,技术的革新不仅让节能减排工作更接地气,还让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监测手段革新让企业能够更深切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节能减排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目前我们再生水设计处理能力为20万立方米/天,实际进水量18万立方米/天左右,在净水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现在我们不仅能完成节能减排的计划目标,甚至能超额完成减排量。”乌鲁木齐市昆仑环保集团城北再生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楼强说。 绿色发展让群众受益 乌鲁木齐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乌鲁木齐市单位GDP能耗1.09吨标准煤/万元,比2010年下降31.08%,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十二五”时期节能目标任务,化学需氧量(不含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4年排放量下降率分别达到2.3%、2.4%、4.5%、4.8%;2016年乌鲁木齐市单位GDP能耗1.0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59%,化学需氧量(不含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5年排放量下降率分别达到2.19%、2.19%、5.25%、4.63%以上。 在超额完成国家、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同时,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也大大提升了群众生活幸福感。 继“煤改气”后,乌鲁木齐市继续深入实施“蓝天工程”,采用清华大学专利技术先行先试,实施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工程,降低供热成本,减少冬季烟气水雾的排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