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察锻造治污利齿,新一轮风暴席卷8省 |
作者: 威霸 |
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此次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可谓是规格史上最高、力度史上最严的环保督察。 与此前省级督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已唤起公众高涨的参与热情。迄今,8个督察组共收到群众举报超过42514件。在持续一个月的环保督察中,8个督察组于8月7日至15日陆续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等省(区)实施督察进驻。环保部透露,第四批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完成对吉林等省(区)的下沉督察任务,已约谈近3000人,问责超过3950人。 据界面新闻9月6日报道,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被督察地方交办转办29189件;各被督察地方完成查处18565件,其中立案处罚5625家,处罚金额28087.83万元;立案侦查226件,拘留285人;约谈2914人,问责4129人。与此同时,下沉督察阶段,各督察组高度重视群众环境诉求,及时转办督办群众环境举报,并针对第一阶段督察发现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现场调查取证。 推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这是中央环保督察的重要特点。督察期间,各地党委、政府重视督察整改,借势借力推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环保长效机制建设。各被督察地区建立机制、立行立改,党政主要领导明确要求、一线督导;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各地市具体落实、狠抓整改。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后,除了与省级领导个别谈话、梳理当地环保工作线索和漏洞、深入县市核实取证外,还开通值班电话、邮箱等举报途径。 截至9月4日,各个督察组均完成第二阶段下沉督察任务。根据督察安排,目前各督察组正在开展第三阶段督察,并继续受理人民群众的环境信访举报。随着由督企业、督政府向党政企同督的转变,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环保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在本轮督察中受到了问责。而这样的查处力度,源自于央字头环保督察的制度设计。 通过边督边改,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提升公众获得感。通过查事、察人、罚款、问责等方式,不断传导环保压力,让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社会所期望的有牙执法成为现实。另据财新网报道,与2016年7月相比,全国适用《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的案件总数增长92%。五类案件中,移送行政拘留案件、限产、停产案件、查封、扣押案件增长速度最快,依次为131%、128%、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