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神器,成拖累了吗?雄安新区芦苇如何综合利用 |
作者: 威霸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绝大部分水区群众不再收割芦苇,芦苇不断退化且经济效益逐步降低。新区管委会希望社会各界能够针对芦苇综合利用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提升芦苇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白洋淀生态目的。 从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了解到,芦苇是白洋淀分布面积最大、最典型的水生植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绝大部分水区群众不再收割芦苇,芦苇不断退化且经济效益逐步降低。新区管委会希望社会各界能够针对芦苇综合利用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提升芦苇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白洋淀生态目的。 白洋淀自古以来就有一淀芦苇一淀金的说法,芦苇编织产业一度是淀区群众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历史上芦苇曾发挥了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 近年来,芦苇编织产业严重萎缩,收割芦苇人工费与其市场价值出现倒挂,芦苇因收割、管护不到位,退化严重,部分芦苇残体倒伏在水中腐烂,直接污染白洋淀水质,造成水质富营养化,芦苇不兴利反而生害。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何萍表示,芦苇作为一种挺水植物,对湖泊水质是有净化作用的,但如果管理不好,比如不能按时收割,长久会造成芦苇退化使其净化功能减弱。 何萍表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芦苇资源化利用技术是成熟的,但由于投入产出存在倒挂,这一产业化的过程需要政策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