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来援共谱同心曲 黄金水道唱响绿色强音 |
作者: 威霸 |
长久以来,长江经济带享有黄金水道的美誉,一直获得国家和地方重视。在环保之风盛行之际,长江经济带也迎来了绿色变革。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要实现一批关键共性绿色制造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打造示范园区,推广绿色产品,力争绿色制造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近日,交通运输部也发布了《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将初步建成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体系,明确了生态保护、污染排放控制、资源能源利用、运输组织四个目标。同时,接下来交通部还将深入开展6个方面的工作,部署了共17项要求。 9月13日,工信部传来消息称,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不久前带队赴长江经济带调研和考察,了解绿色制造工程实施进展。随即,高云虎司长就在接受采访时称,调研结束后就召开了长江经济带11省市工业绿色发展座谈会,深入研究区域工业布局、产业结构、绿色化改造以及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问题。 就连国家开发银行也为长江经济带送来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50亿元。据悉,这是国开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又一创新之举,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各个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以及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称,面向个人零售之举有利于强化大众绿色责任投资意识。 实际上,对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业界人士也给出了不少建议。高云虎司长就指出,工业转型任务紧迫,调动企业节水和水循环利用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同时,要推动企业集约集聚发展,为上中下游产业找到清晰的转移定位,凝聚各方力量,加大支持力度。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强调,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亟待提质增效升级,一方面做好节能减排的减法;另一方面,做好高端经济增幅的加法。在因地制宜的探索过程中,切莫盲目套模板,重抓优化布局关键,明晰政府市场两条边界,严防紧守水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另外,业内人士还指出,应当建立清晰完善的规划体系,突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积极开展生态环保专项行动。在着力推进的前提下,更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更重要的是,绿色转型离不开新动能的培育,生态发展仍需要统筹兼顾,问职问责。 |